让我深思的两则佛法小故事

天女散花

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探讨佛法,如联珠贯玉。众人听了,无不如醉如迷。

有一位天女看见了这种情景,便现出身形,将天花纷纷抛向听法者的身上。

美丽的花雨从天而降,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。

奇怪的是,当花瓣飘到诸菩萨的身上,就纷纷滑落;而当花瓣飘到各位大弟子的身上时,便黏着在那里。各位大弟子见状,运起神力,想让花瓣从身上落下。可不管他们怎么用力,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,怎么也甩不脱。

天女问舍利佛:“为什么要将花去掉呢?”

舍利佛说:“这花粘在身上,与佛教的戒律不符,所以想办法把它抖落。”

天女说:“不要这样说,花的本身并没有符合不符合教义的区别,之所以认为它不符合教义,是因为你自己生起了想法。你看大菩萨们,他们并不把花看作是花,所以花雨不沾衣。而你们心中生起想法,产生畏惧之情,于是黏着了。有了黏着的念头,怎么能去掉黏着的花呢?”

 

人生如登山,一步一重天

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,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。可是,许多年过去了,美梦并未成真,反而添了新的忧愁。前途未卜,心有不安,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。

大师说:“我们登山吧,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。”

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,很是迷人。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,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。很快,他就吃不消了。“大师,再背,别说到山顶了,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。”他疑惑地望着大师。“是呀,那该怎么办呢?”大师微微一笑:“该放下,不放下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呢?”

年轻人一愣,忽觉心中一亮,向大师道谢,走了。之后,他一心做能做的事,进步飞快……

 

思考

这两个小故事,背后的道理是《金刚经》中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

应无所住是不住于一,也不住于二;不住于整体的、统一的,也不住于对立的、分离的──两种皆不住。意思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执念,但是也要能接纳完全不同的想法,不在乎、不执著于某一种具体想法,要破除“我执”。

而生其心是众生处处著相,相多故心亦多,心多即不能清净,心不清净,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。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,即要放下一切,则一切不住,真心自见。

PS:西哲讲究思辨,中哲讲究顿悟与机锋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个人更喜欢西哲思辨的激情与动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