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,回老家,本打算去河边转转!实在太忙,没行成,这是很遗憾的事情!这情结很久了,好几年没回老家了,也就搁置着、盼望着、梦游着……
大涧河,小时候我不知道她的上游从哪儿流来,也不知道她将流向何处……大涧河闸,也不知道她建成于何年何月……但她是我年少时的摇篮……久久远远的回荡在心间!我几乎就是背着她跨江涉海、寒暑易节……
记得我在上小学时,就整天跟着我的六哥屁颠屁颠在河边跑……
我那润土般的哥哥,长的扎实、充分、胆大、肩宽、虎作、手向蒲扇、……到哪都不用牵挂的健康、
晚上,六哥带着我,头顶着矿灯,手里拿着鱼网鱼叉,腰间系着竹篓,临走手里还拿块饼……六哥走起来很快,他的脚底板很厚实,从来就没怕过石子、砂礓碴着脚,我跟不上跑,与其说是带着我,更不如说是我好奇夜晚河边的世界…… 春夏交替的时候,晚风习习,河边静谧,水草丰隆,各种花鸟鱼虫都按照自己的习性归瘾着、活动着!我俩蹑手蹑脚的按照六哥的节奏来……
六哥眼神尖,聚精会神,在矿灯的照射下,能看清水下浮游动态……六哥说,黄鳝这时候出来吸露水,都爬在草丛边上,灯光一定要刺到它的眼,眼花了,手用力锁住它头后面就能拿住了……
有时他也会把灯光停下来让我仔细看看那些水下小生物的动态……小鱼儿在漫无目标的游,小蝌蚪在找妈妈,水鸟在缠绕,水草在随波逐流……原来夜晚的水下世界是如此的生龙活虎……
夜的静默与苍穹,天空星星闪烁,不时的从远处传来一声鸟鸣,六哥一抬头,灯光向剪刀似的划破夜色,更加衬托夜空的静谧与浩淼,水的清波与逐流,水中生物的暗香浮动,河床的明晰与岿然独存,更加感觉得到河水的清洁和纯粹……
这就是夜的丰富和魅力……两个懵懂的少年,在夜色中,不知疲倦穿梭着,追捕着……偶尔也顺手偷点瓜桃李枣带回家……
转眼间就上中学了。夏天,除了在家吃三顿饭,几乎都是围绕在大闸周围渡过的……挑猪菜,放猪放羊放牛……真是:最爱下湖玩不足,河边遍地是牛羊。
那年头农村是没有电风扇的,晚上基本上是在外面睡觉的,马路边、大堆上、社场上、桥面上,只要有点微风能把蚊子吹散就是睡觉的好去处……老的少的聚拢在一起,还能听听天方夜谭的故事,这些地方成了孩子们的乐园…… 大闸的西边是一块宽阔肥沃的牧场,引来周围四面八方放牧的人群,我们把牲口赶到那里就:小瞎放驴任门松……
这片旷野,成就了无数欢乐,同时也把牧羊生活推到了高潮,牲口最多时能有几百只,就拿我们庄子上来说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所涉猎……
真是奇怪,自家的几头牲口总是围绕在一起不散眼,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群一群的,人就不一样了,大人和小孩是分开玩的,大人常发指令让小孩去驱赶偷吃庄稼的牲口……大人们谈论着家长里短,古往今来!
小孩的玩法就多了,有的和泥巴捏个小坦克小手枪,有的做个碗状的往地上摔,看谁的肯响,有的漫野找点野草野果尝尝, 十六、七岁情窦初开的在一起打个情骂个俏……
那时的我偶尔也会拿本书带着,带块不大的塑料布,玩倦了就铺在地上翻开书看看,找点最低级的感观刺激,不懂什么叫上下而求索……
那会比较流行有《辽宁青年》、《莫愁》《山海经》、《读者》、《青年月刊》……
随着读的杂志越来越多,兴趣也就浓郁了,慢慢开始看一些短片小说,最早我看了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!也是那个时期第一次看《红楼梦》!只知道是四大名著,硬着头皮看完,也没见到金戈铁马,尽是些家长里短的流水账,开个诗社、赏个月、猜个谜、进个大观园、开个药方、撕把扇子、葬个花———葬个花都哭的稀里哗啦,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吧……
此后,暑假,放牧,看书!从《巴黎圣母院》读到《漂》《根》,从《忏悔录》《死魂灵》读到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,从《红与黑》《复活》读到《静静的顿河》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从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到《撒哈拉》……
从汪国真、席慕容、琼瑶读到莫言、韩少功、毕淑敏!从李清照读到三毛,从钱钟书读到余秋雨,从追逐李太白狂放浪漫的脚步,到啃食杜工部瘦骨嶙峋的诗句,从李后主多情的寡郁,到毛润之豪迈的大度…
有借的,还有是在路边书摊买的盗版……只要有书看就行……坐在润湿的露水草上,堆坡上,靠在树根底,能看就行…饿了,挖点山芋,薅点碗豆,渴了,捧起河里的水就喝……
到吃饭时,把牲口撵回家,不管它吃没吃饱,只管头数少不少……
捕捞的孩提时光过去了,放牧的穷苦年代结束了,感谢时光在心中流下的美好画面!年少时家乡清纯的水蔚蓝的天养润了今天的善良和温煦……
等儿子高考结束以后,一定带他去老家看看,看看我的少年乐园,看看那片祖辈农耕的土地……
告诉他,在这片贫瘠的天空下,蕴藏着爸爸美好的童年,在那片葱茏的庄稼地里,镶嵌着关于爸爸牧羊的故事……
这份乡愁,随着文字,在落笔中得到释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