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《约翰克利斯朵夫》

看过《平凡的世界》,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去看《约翰克利斯朵夫》,关于反抗,关于成长,关于青春,关于爱情,关于个性,关于理想,关于命运。这里的每一个字眼都能让当时的我热血沸腾。

可是我却觉得我不适合读这本书,这与我过早地接触到厚黑学有关,也与我接触过的现实主义影视文学作品有关,例如《沧海之水》《火线》。我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官场,职场,学术界,无一例外。我知道命运的局限性,我知道你我皆平凡,在巨大的体制面前个体求变的渺小与无奈(这时已经隐约浮现出一种消极悲观的趋势)。所以当我读过这本书时,总觉得这是圣者的世界,与我无关,虽然能在其经历中找到一些相似之处。

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很高,你可以说他为人处事老练成熟,你也可以说他没什么原则是个变色龙。我在心智还未成熟的年纪就接触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,导致我从心底就认为社会本是这样的。所以当我接触到这些充满力量感,充满信念感,充满反抗精神的作品时,总是会觉得这离我太遥远了,遥远到以为这不是真实存在的。

为了摆脱这种“社会化”人格(体系化),我需要重建,在自我价值准则与社会价值准则之间留有余地,交叉但不重合。

这种重建的愿望,让我每次在读到慷慨激昂的文字时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兴奋起来,这大概就是文学能带给我最大的力量了吧。

下面撷取几段书中的文字。

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。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

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,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;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,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。

战士啊, 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, 你定会减少痛楚,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!

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, 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。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:从前费了多少心 血获得的宝物,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,以求解脱。

岁月流逝……人生的大河中开始浮起回忆的岛屿。先是一些若有若无的小岛,仅仅在水面上探出头来的岩石。在它们周围,波平浪静,一片汪洋的水在晨光熹微中展布开去。随后又是些新的小岛在阳光中闪耀。 有些形象从灵魂的深处浮起,异乎寻常的清晰。无边无际的日子,在伟大而单调的摆动中轮回不已,永远没有分别,可是慢慢的显出一大串首尾相连的岁月,它们的面貌有些是笑盈盈的,有些是忧郁的。时光的连续常会中断,但种种的往事能超越年月而相接…… 江声……钟声……不论你回溯到如何久远,不论你在辽远的时间中想到你一生的哪一刻,永远是它们深沉而熟悉的声音在歌唱……

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,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。天又黎明!黑沉沉的危崖后面,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。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。于是他对孩子说:   

“咱们到了!唉,你多重啊!孩子,你究竟是谁呢?”   

孩子回答说:“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。”

(全书完)